欢迎进入濉溪文明网! 设为首页 |学雷锋志愿者注册 | 加入收藏

位置: > 濉溪好人 > 正文

百善镇李广平陈淑翠:不等不靠寻良方 夫妻养鸡摘穷帽

  • 发表时间: 2018-11-15 11:03
  • 来源:淮北日报

       太阳刚露出半个脸来,百善镇马乡村小李庄庄头的一处鸡棚内就出现两个忙碌的身影。丈夫李广平忙着放食喂鸡,妻子陈淑翠在一旁打扫卫生。提起这对夫妻,乡亲们有说不完的话。在脱贫路上,二人不等不靠、自谋发展并带领身边的贫困户一起脱贫致富的故事被传为佳话。
       李广平夫妻俩今年都是44岁,家里共有4口人,两个孩子还在上学。早些年,陈淑翠和丈夫一道在家门口建了两个鸡棚,养了四五千只鸡,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1年一场大火直接造成经济损失近十万,夫妻俩不仅掏空了所有家底,还欠了一身债。2014年,李广平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一家人不能坐等政府给钱过日子,自己还有能力干活,要用双手摆脱贫困。”成为贫困户后,夫妻俩日日夜夜都在想法子、找出路。考虑到自己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而且还要照顾两个孩子,出去打工是不可能了;养猪养牛,自己也没有那个技术和精力……夫妻俩思来想去,最终打定主意,还是养鸡。之前干过养鸡,有技术、有销路,还能守在家门口,对于他们来说正是个合适的选择。
       发展养鸡项目,钱从哪来?在帮扶责任人和村“两委”的支持下,李广平申请了扶贫无息贷款和扶贫养殖资金,用于购买鸡苗、饲料和建鸡棚。有了前一次的经验、教训,夫妻俩做起事来小心谨慎,尤其注重防火、防疫。三伏天,他们会在鸡棚灭蚊、灭蝇。寒冬时节,会在棚里点上火炉,并随时观察室内温度和小鸡饮水、觅食等方面的情况。功夫不负苦人心,夫妻俩逐渐摸索出一套饲养管理、饲料配方、疫病防治、鸡舍卫生、定期消毒等科学养鸡技术,两年的时间,鸡从最初的三四千只壮大到八九千只,再到一万多只,夫妻俩也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养鸡大户。
       “酒香不怕巷子深”,夫妻俩养鸡的消息不胫而走,不仅引来了周边地区各大卖场的商贩,还引起了濉溪县华川禽业合作社的关注。这个合作社坐落于临涣镇海孜村,2005年由华川种鸡场、华川孵化厂共同发起,联合50多个规模养鸡场,成立了全市第一个股份合作制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随着规模逐渐扩大,合作社发展成为集种鸡饲养、孵化、肉鸡屠宰分割深加工于一体的龙头企业。近年来,合作社响应国家脱贫攻坚号召,积极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养殖业,听说李广平一家的脱贫励志故事后,华川禽业合作社主动与夫妻俩签订了合同,由公司提供鸡苗、饲料、技术和成鸡收购,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助力脱贫。仅2016年,李广平家养鸡收入就达十多万,夫妻俩成功摘掉贫困的帽子。
       在高兴之余,还有一件令他们想不到的事,这两年方圆十里八庄的乡亲们纷纷前来取经学习。从遭遇火灾深陷绝望,到重塑信心发展养殖,夫妻俩心里最清楚贫困户到底需要什么。腰包鼓起来的李广平和陈淑翠热心传授养鸡技术,他们希望通过增强贫困百姓的自身“造血”功能,提高大家用勤劳双手实现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淮北日报记者 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