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濉溪文明网! 设为首页 |学雷锋志愿者注册 | 加入收藏

位置: > 道德建设 > 正文

81岁的杨传英

  • 发表时间: 2020-12-08 16:33
  • 来源:濉溪县文明网

    81岁的杨传英,曾是刘桥中学一名普通退休教师。退休不退岗,从教近40年里任劳任怨,他将对教育的爱献给了每个学生——用爱谱写教育人生。

    年过八旬的杨传英,仍然每天读书学习。

    81岁的杨传英是一名普通退休教师。从教近40年里,他每天都在兑现着自己在踏上教师岗位时许下的承诺,为“传道、授业、解惑”写下最好的诠释。

    解放前,杨传英是个穷苦人家的孩子,祖父当过地主长工,父亲逃过荒要过饭,均是文盲,饱受无文化之苦,都渴望他今后能读书成才。1949年,杨传英实现了他的读书梦,1960年他顺利考入合肥师专,1962年毕业后分配到濉西中学(1969年改为刘桥中学),2000年退休,从教三十八载,工作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他将对教育的爱,献给了每个学生,谱写了自己的“花样人生”。

    三尺讲台勤耕耘

    在教学中,杨传英不断探索教学策略,科学施教,所任班级班风良好、学风扎实,学生成绩突出,多名学生在县级以上语文竞赛中多次获奖。鉴于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杨传英连年被评为学校先进教育工作者和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两次被评为濉溪县优秀班主任。

    杨传英注重教育教学研究,总结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并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撰写了《抓好总务工作,促进教学改革》《加强劳动教育,为振兴农村经济培养人才》《从加强管理入手,提高我校教育质量》《认真落实体育卫生条例,把刘中体卫工作推向新台阶》等6篇有价值的教学论文,在省市县级教育会议交流发言和《淮北日报》上发表。辛勤汗水没有白流,他先后被评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县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并当选为濉溪县第九届、第十三届人大代表。

    在2000年9月退休后,退休不退岗,学校根据需要聘请他继续留校担任管理工作,后因其次子杨爱东病故,其子女无人照管,才离开学校。

    奖励“小偷”成美谈

    上世纪60年代,学习毛泽东著作是每个师生每天的必修课。一天,上完语文课刚到办公室,班里的一名学生报告说他的《毛泽东选集》合订本丢了,杨传英经过思考之后,到班里做学生的思想工作。

    他说,拿别人的《毛主席著作》一定是思想上先进的积极分子所为,不过,没有和别人打招呼就拿走别人的书是很不好的行为。也许是这个同学一时拿错了,学习是为了进步,偷书不为孬,还风趣地引用孔乙己的“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并相约当日晚上,如果把书放到他的门口或者窗台上,将不再追究此事,这样既保护了那个学生的名誉,又轻而易举找到了书。

    事后,该学生主动找到杨传英,承认了错误。杨传英了解到该学生家庭十分困难,经常穿破烂衣服上学,就与班干部沟通,动用了1元钱的班费,自己出资为该学生做了一件衣服,后来,其他同学知道后,杨传英奖励“小偷”之事才水落石出。由此,该生学习更加努力,成绩始终较为优异。

    因材施教促成才

    家住刘桥村王庄的学生王德民,酷爱绘画,无论哪位老师上课,他依旧画他的画。有次恰逢二月二刘桥逢会,上课时,杨传英发现王德民不见了,杨传英不猜也知道他一定到会上去了,于是就到会上去找。

    从集南头找到北头供销社处,杨传英就看到王德民跟在一个外号叫“任鹅”的人后面在集上转,杨传英也跟在后面观察他,但王德民没有买任何东西。等到下午上学时,杨传英找到王德民,却没有批评他,只是询问他做了什么,王德民把所画的“任鹅”肖像拿出来交给杨传英,只见这幅画惟妙惟肖,令所有在场的老师叹服。之后,在杨传英的推荐下,王德民考上了一所美术院校,现在成了知名的当代实力派山水画家,每每提起恩师杨传英,他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如今的杨传英虽然81岁高龄,仍然精神矍铄,对待教育的热情也依然如故,他经常教育孙辈要先成人,再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记者:朱冬 通讯员:徐峰、杨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