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濉溪文明网! 设为首页 |学雷锋志愿者注册 | 加入收藏

位置: > 濉溪好人 > 正文

铁佛镇刘楼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叶红建:一心一意驻村 全心全意

  • 发表时间: 2018-07-19 09:20
  • 来源:淮北日报

    叶红建(中)与扶贫工作队成员一起检查扶贫档案。 ■摄影 记者 万善朝

        7月中旬的一天,骄阳似火,酷热难当,而在濉溪县铁佛镇刘楼村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一处水塘,一位身着背心、皮肤黝黑的男子正顶着烈日在塘内清理排水管道。
        “这就是我们扶贫队叶队长,前几天的暴雨天气,使池塘的排水管道破裂出现险情,泥鳅产生的排泄物无法排出,他果断组织抢险,滑倒了爬起来,不顾疼痛带头跳入池中清理管道堵塞物,保障排水畅通。”刘楼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任兴龙边说边掏出手机,向记者翻看前些天清淤的照片。
        叶红建现年58岁,是市民政局调研员。2017年5月,他被组织派往濉溪县铁佛镇刘楼村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任村党总支第一书记。
        作为全市22个贫困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之一,他带领工作队从入驻刘楼村的第一天起,便下定决心,要尽快让刘楼村脱贫出列,让群众都过上好日子。“在全面建成小康的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要使刘楼村贫困人口一个不落地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叶红建说。

        慷慨出征进村入户
        刘楼村是濉溪县铁佛镇一个典型的农业村,现有农户960户3600人,辖6个自然庄,2014年建档立卡扶贫户30户108人,是全市22个贫困村之一。自扶贫工作队进驻以来的一年多时间,这个村发生了可谓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群众吃了干净的自来水,贫困户告别危房住上了新居,沿河栽种的桃树满目青翠;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阡陌交错,晚上一排排整齐的路灯流光溢彩,农村大妈们在路灯下翩翩起舞,尽情享受发展带来的成果。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工作队的辛勤付出。
        2017年5月1日,57岁的叶红建作为扶贫工作队队长正式进驻刘楼村。在接到这份工作时,叶红建已从市民政局副局长岗位改任调研员。临近退休的叶红建因为身体状况以及上有80多岁的父母需要照顾等家庭原因,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在经过一番思想挣扎后,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驻村扶贫之路。
        “受了党这么多年的教育和培养,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掌握了一定的领导方法,最后这几年能用到精准扶贫上,能为广大村民实实在在地做点事,是非常有意义的。”叶红建说。
        一来到刘楼村,他就带领驻村扶贫工作队深入全村调研产业发展,详细了解村情,遍访贫困户,开展民情恳谈,全面摸清贫困原因、核实贫困信息,确保对象精准、帮扶精准。他与贫困群众共商脱贫对策,做到一户不落、一人不漏,因户施策,一户一策,制定增收措施,为当地发展、群众脱贫致富“问诊开方”。
        在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他带领驻村扶贫工作队研究制定了刘楼村脱贫攻坚三年规划,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脱贫攻坚,勾勒出了一幅兴产业、促发展、助脱贫的美好蓝图。

        同甘共苦打成一片
        驻村后,叶红建带领驻村扶贫工作队与贫困户打成一片。刘楼村刘楼庄73岁贫困群众刘怀生住房没有保障,家中的两间土坯房开裂,存在安全隐患。在走访中了解这一情况后,工作队积极帮助其向上申请危房改造项目,让刘怀生老人住进了新居。
        “两不愁、三保障,我认为在刘楼村最迫切要解决的就是住房保障。”叶红建说。在这样的思路下,刘楼村已完成住房安全建设项目20.66万元,危房重建10户、改造1户,其中2017年重建6户,改造1户,完成项目资金12.66万元。
        叶红建说,驻村扶贫工作队紧紧依靠党组织,与村“两委”班子打成一片,通过“四议两公开”规范工作行为。驻村扶贫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成员精诚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作为帮扶单位的市民政局投入资金55万元,对村部进行新建扩建,对村部广场进行硬化。同时,从组织部门争取资金1.5万元对老村部进行改造和装修,兴建了标准化村务党务公开栏,将各类制度上墙、政策信息上展板,做到了公示有展板、宣传有橱窗,广场有屏幕。
        驻村扶贫工作队充分发挥地缘、资源、交通优势,提出“注重党建引领,盘活集体资产,调整产业结构”的发展思路。组织党员致富带头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流转闲置土地,集中发展种养业。从发展豆麦单一种植业到无籽西瓜、甘蔗、大棚蔬菜、养鸡场等多种种养业,在党员和致富带头人引领下,群众积极响应,纷纷扩大种养规模。
        用活项目资金,努力发展村集体经济。驻村扶贫工作队把带来的集体经济发展资金作为启动资金,把5万元选派资金投放到养殖场,签订合同,每年收益3000元,实现集体经济“零”突破。争取淮北军分区帮扶项目,支持刘楼村2台打捆机和2台搂草机,共计28.84万元,当年实现村集体收入1.6577万元,同时支持村贫困学生、贫困户,两年共计财物30余万元。积极推动光伏发电工程,投资55万元,建成60千伏光伏发电项目,年收益5万元。按照上级整体部署,把100万扶贫资金交由市建投公司运作,年收益租金7万元,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贫困户收入。
        截至2017年底,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帮助下,刘楼村年集体收入达到12.3万元,双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3.6%下降到2017年的0.3%,当年实现了脱贫出列。

        精准帮扶深挖穷根
        “2018年,刘楼村还剩下4户12人未脱贫。”驻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张敬红告诉记者,尽管脱贫任务已经很轻了,但是作为队长的叶红建仍然自我加压,努力在精准帮扶深挖穷根上求突破。
        今年4月,叶红建提出发展种养殖扶贫项目的方案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后,很快进入实施阶段。这个项目就是刘楼村洪盛泥鳅养殖项目,采取“贫困村+贫困户”的模式进行经营,目前莲叶亭亭玉立,泥鳅长势良好,年可产泥鳅3万斤,实现产值约30万元,其中30%用于全村贫困户,70%用于村集体收入。
        这个项目被冠以刘楼村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的别名,基地内荷花已经开放,养殖的100万尾泥鳅在大小不一的水塘内自由翻滚。每天,他都会带领扶贫工作队来这里看一看,或投放饲料或检查排水系统。
        从事泥鳅喂料的村民李玉生说,“前些天下雨,池塘的水满了,但是泥鳅的排泄物堵塞了排水管,他得知后第一时间赶来,二话不说,脱下外衣就下了塘。”
        “真没想到,老叶可是市里来的县级干部,没有一点官架子,跟群众打成一片,深受全村群众好评。”刘楼村村委会主任李新说。
        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刘楼村扶贫工作围绕“111”的思路展开,即“1品+11个项目”。“1村1品”,刘楼村积极培育造血功能,与天盛南山合作,在沱河刘楼段沿岸发展432亩蟠桃园,形成观赏旅游、采摘销售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2017年8月,刘楼村与天盛南山签订《产业扶贫协议书》,村每年可获得5万元集体收入;贫困户用工优先,也可入股分红。2017年9月,刘楼村与天盛南山签订《扶贫资金使用协议书》,村投资天盛南山20万元,每年获利2万元。
        “11个项目包括产业、金融、光伏、就业、健康、智力、道路畅通、水利、兜底、住房安全、单位帮扶。”叶红建一一介绍说。目前,刘楼村有5户贫困户种植西瓜、1户种植甘蔗,增加了收入;用活金融扶贫政策,贫困户年获利3500元;9户9人担任村保洁员,每户年增收9600元;12户18人通过介绍实现外出务工脱贫;30户96人全额购买新农合,解决看病难题;6个自然庄庄庄通水泥路,家家通上了自来水……
        在抓好各项扶贫工作的同时,叶红建要求驻村扶贫工作队严格档案管理,聚焦内业,做到全程纪实、全程留痕。按照《基础篇》《实施篇》《谋划篇》三大类,他带头组织规整材料,收到了良好效果。
        2017年底,在省脱贫攻坚第三方测评时,带队检查的负责人在查看刘楼村软硬件资料后,当场对叶红建说:“你们的工作很扎实,你们已经通过测评了。”
        从驻村那刻开始,平均每月他和家人团聚的时光,也就屈指可数的一两天,陪伴双亲的时间更是少的可怜。今年4月25日至6月30日,因忙于脱贫攻坚、秸秆禁烧、人居环境整治,叶红建连续68天没有回过一次家,期间80多岁高龄的父母亲专门在家人陪伴下,在端午节当天来到刘楼村与叶红建进行了短暂团聚。当看到久别的父母来到村部的那一刻,叶红建的眼睛湿润了。他说,过去,每次离开家门赴驻村点的一刻,心里都有说不出的歉意。但是,他总是这样对自己说,这份工作,总得有人干。
        目前,叶红建正带领村“两委”班子继续按照制定的脱贫计划,同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一起,做细做实精准扶贫,确保一户一策落到实处,确保刘楼村在2018年脱贫攻坚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淮北日报记者 吴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