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濉溪文明网! 设为首页 |学雷锋志愿者注册 | 加入收藏

位置: > 濉溪好人 > 正文

县政协委员李俊民:让传统文化在校园焕发生机

  • 发表时间: 2017-12-19 09:25
  • 来源:淮北日报

        “传统文化要引进校园,不断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12月15日下午,记者见到濉溪县文化馆馆长李俊民时,他正参加小组讨论。作为文化卫生委员活动组的一员,李俊民今年把重头戏放在传统文化上。
        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血脉、灵魂和根基。近年来,全县各中小学相继开展了非遗进校园、中华识字大赛、传统戏曲、歌舞大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深受教师与孩子们的热烈追捧。不过,在发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还存在专业师资匮乏、课程设置随意、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认知度不够等问题,甚至有的学校及家长对此项教育活动抱有怀疑、抵触情绪。
        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溶化在学生的血液里,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李俊民花了3个月的时间深入学校调研,并结合全县传统文化艺术保护与发展现状,撰写了《关于濉溪县传统文化艺术进校园的提案》,建议从五个方面落实这项工作。首先,组织文化、教育专家对传统文化进行顶层设计和科学界定,并将传统文化学习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体系中进行统筹谋划;其次,整合文化资源进入学校,开展学校教育资源与文化艺术素质两大培训。在古文、书法、绘画、非遗等相关领域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相融合的手段,创新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承及传播方式;三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教育成效,制定专项经费申请与使用的详细规则;四是强化公共服务责任,通过组织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赛事,吸引学生参与,找到其中的乐趣,收到应有的社会效果;五是向社会公益组织或非遗传承人购买传统文化服务。一方面因为这些组织或传承人具有一定的专长,比学校的兼职老师更专业。二来也能减轻政府的投入压力,节约社会资源。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而学校就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应该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并融入中小学课程和教材体系之中,努力让孩子们在学习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温情和独特魅力。”李俊民说。(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