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濉溪文明网! 设为首页 |学雷锋志愿者注册 | 加入收藏

位置: > 濉溪好人 > 正文

王士宏:坚守梦想和初心 扎根基层促和谐

  • 发表时间: 2017-12-05 11:15
  • 来源:淮北日报
        他是一名基层司法工作者,20多年来做过500多场普法演讲,被别人称为“演说家”,而他却喜欢称自己为“草根”;他善于处理民间纠纷,从事人民调解工作30年,调解成功的纠纷1000余件,被当地人称为“调解王”……他就是濉溪县临涣镇法律服务所主任、安徽省委讲师团基层理论宣讲专家王士宏。


    王士宏在相山公园开放式党校对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讲授反邪教知识。 ■见习记者 黄鹤鸣 摄


    王士宏认为送法进校园是件有意义的事。(资料照片)


    演讲时王士宏总是充满激情。(资料照片)


        “草根”演说家的普法梦

        1994年,在临涣派出所从事协警工作的王士宏参与过许多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看着这些走上歧途的孩子,了解到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及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喜欢听故事、讲故事的王士宏突然想到学校给孩子们上一堂法治课,于是有了第一次“演讲”。当年,在临涣中学举办的那场法治宣传教育报告会,王士宏引用大量发生在身边的案例,为2000多名师生讲解相关法律常识,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场报告会让王士宏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感、成就感、责任感,从此他的演讲之路一发不可收。从临涣中学到全镇各中小学校,由每年一课到每学期一课,从濉溪到淮北,再受邀到皖北各市县及合肥等地中学、大专院校,演讲范围逐步扩大。不论遇到多大困难,王士宏总是认真对待,演讲走到哪里,他就把感动、警示、法治思想传播到哪里。 
        1997年,王士宏在协查辖区一起重大抢劫杀人案过程中,由于连续一个月不分昼夜地工作,患上了病毒性心肌炎。出院后,他经常犯病,严重时走几十米就要停下来,普法演讲不得不暂停。而就在此时,有几所学校上门邀请他作法治宣传教育报告。虽然身体很虚弱,但王士宏没有拒绝。他说自己没有理由拒绝:因为喜欢,因为热爱。
        1999年,王士宏转行成为一名专职法律工作者,法制教育演讲工作也成为自己的本职业务范围之一。为了增加演讲的趣味性、实用性,每次演讲前,王士宏都翻阅大量书籍,针对演讲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结合真实案例,把法律常识融入演讲中;演讲结束后,王士宏还常常对演讲对象进行回访,以便总结经验,让自己下一次的演讲更有吸引力和感召力。在研究发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与心理因素有关联性之后,他还为此通过了三级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在演讲中增加塑造未成年人阳光心态的内容,让学生“喜欢听”“能有用”。

        基层“调解王”的调解情
        调解工作算得上是老大难,很少有人专心于这项工作,更难得坚持几十年,王士宏却在人民调解工作岗位上干了30多年。近日,他的事迹被新华网刊登,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一名基层调解工作者的那份初心和痴心。
        1986年,王士宏被临涣乡政府聘用为乡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在当时的调解委员会主任、“全国优秀人民调解员”周维光的影响下,王士宏爱上了人民调解工作,有了自己的初心。
        长期与纠纷当事人打交道,王士宏深知,面对纠纷时,当事人大多带着负面情绪。而临涣的茶文化远近闻名,当地人宁可三日不饮酒,不可三餐无茶饮,他们还有“有理进茶馆说”的传统。不少邻居、家人因为一些事,面红耳赤地进了茶馆,出来时又和和气气。这一切,都被王士宏看在眼里:既然茶馆成了家长里短评论是非曲直的集散地,成立茶馆调解委员会既顺应了民风民俗,而且在包括老村干、老教师、村民代表、人大代表在内的老茶客的评说监督下,也能让当事人口服心服。
        通过对当地民俗文化的挖掘,王士宏创新了 “一杯茶调解法”:第一步以茶暖人心,陪当事人喝茶聊家常,平静当事人心态,稳定当事人的情绪;第二步以茶说人生,通过心理疏导,淡化当事人的欲望和利益观念;第三步讲事实、摆道理、明政策、靠法律,找准调解的支点;第四步拆面子,举事例作比喻,拆除 “为面子争口气”的观念;第五步置梯子,注重换位思考,各退一步,求双方共同达到心理平衡;第六步签协议,一旦达成和解就要形成书面协议,以备反悔,便于诉于法律。
        临涣街上,一家翻修房屋,另一家发现自家墙面断裂,邻居因此闹到法院。王士宏把双方当事人拉到茶馆调解委员会。在“和谐茶室”里,一张小圆桌,上面放着一把水壶和数个茶杯,里面泡上当地特有的棒棒茶。当事双方和调解员围壶而坐,喝杯茶,嗑个瓜子,你一句我一句,摆摆事实评评道理。喝完了茶,事情也明了了,最终双方达成和解。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为了让乡贤参与调解,让精英发挥力量,王士宏在2016年底组织了临涣镇 “十大调解能手”评选活动,将民间号称“街长”“百事通”“荣博士”“闻风到”等人吸纳到茶馆调解团队中。与此同时,他还组建了一支包括律师、法律工作者、法官、心理咨询师、行业专家在内的志愿者团队,以“临涣老茶馆”为名建立微信群,为人们解疑惑、答咨询、明是非、解曲直。
        如今在临涣镇,小到鸡毛蒜皮,大到人命关天,为息事宁人,首选的不是诉讼,而是到茶馆调委会。因为这里可以让当事人享受一站式服务,息诉又息怒。
        曾有人打趣说:“靠你的影响力,可以按场次收费啦!”
        对此,王士宏却说:“我是一名志愿者,在演讲中把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法治精神传播出去,在调解中帮助当事人从矛盾纠纷的苦海里走出来,我收获的是幸福和快乐。如果收费,就有悖初衷了。”(俞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