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濉溪文明网! 设为首页 |学雷锋志愿者注册 | 加入收藏

位置: > 濉溪好人 > 正文

养路工赵胜云:心路相印 恪尽职守

  • 发表时间: 2017-07-03 11:17
  • 来源:淮北新闻网
    赵胜云(右一)与同事参加养护技能比赛。

        6月30日5点多钟,赵胜云就从床上爬了起来。蹑手蹑脚地走到厨房,轻拿轻放地开始为还在睡梦中的家人准备早餐。简单的小米粥搭配着油炸馍。眼看快到6点半,赵胜云连忙把妻子和孩子叫起来。自己抓起油炸馍急匆匆地走出家门。
        每天的早餐是赵胜云雷打不动的任务。不管前一天多累,休息的多晚,他总会默默地把当天的早餐为家人准备好。在他看来,这份再简单不过的早餐是他对家人的补偿。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身为淮北公路局韩村道班的养路工的赵胜云知道,每天早上从踏出家门的那一刻,他一天的时间都要交给道班,交给道班管理的那47.5公里的道路。
        25年前,21岁的赵胜云从部队退伍被安置到濉溪县交通局。那时候能进交通局就等于抱着个铁饭碗,赵胜云最初非常兴奋。他兴冲冲地前去报到,却被告知分配到杨柳道班做个养路工人。这个消息犹如一桶冷水把他的热情瞬间降到了冰点。赵胜云心想:养护工说得好听,其实不就是天天扛个扫帚、拖着铁锨在公路上扫扫地,补补坑吗。带着情绪赵胜云到了杨柳道班,那段时间他每天应付着工作。
        赵胜云的蜕变来自于一名中年妇女的一句话。那是他上班半年后的一个早晨,赵胜云穿着工作服坐上了一辆途经道班的客车去上班。一上车,他就对售票员说,到杨柳道班,多少钱?售票员是名中年女子,她压根没搭理赵胜云。原本带着情绪上班的赵胜云又没声好气地重复了两遍,她这才不紧不慢地说:“你是新来的吧。你们道班的坐我的车都不要票。”赵胜云回忆道,当时他有点难以置信。私人中巴车居然会给普通的道班工人免票。售票员大概看出赵胜云的疑惑,又解释了几句:“我每天来回不管刮风下雨都看到你们天天在路上忙。之前我的车在路上坏过,也是你们道班的人帮过我。所以,你们道班的坐我的车,都免费。”望着一车人鼓励又赞许的目光,赵胜云这个当过兵的大老爷们,眼泪差点掉下来。这大半年的委屈、郁闷、心酸突然间全部消失了。身上顿时说不出的干劲。这干劲一直维持了25年。
        这些年来,赵胜云一直把做好养护工作当作了一种兴趣、一种追求、一种快乐。当面对补好的坑槽、抢修好的路段,听到过往司机感谢的鸣笛、沿线群众真诚的问候时,他的内心充满的是愉悦和成就感。
        2012年,赵胜云被调整到韩村中心道班任班长。韩村道班是淮北市偏远地区,主要管养S203和X016路段48.5公里,有职工15名,周围分布了七座煤矿和一个焦化基地,不仅交通繁忙、车流量大,塌陷路段多,但最让赵胜云头疼的是班内职工人心涣散,牢骚不断,刺头较多,各项工作滞后,是单位的老大难道班。上任后,赵胜云有困难自己先上,脏活、累活率先干。为解决县城职工周末与亲人团聚问题,赵胜云主动节假日多值班,最后,职工团聚的问题解决了,而他自己没少被老婆孩子埋怨。
        偶尔一次休息时,赵胜云发现大家都有掏出手机看微信的习惯。他索性建了个微信群,在群里经常与大家互动,掌握职工所思、所盼,把一些职工期望的事做到前面。道班有名叫刘景跃的职工。因为身体不是太好,平时就只能做内勤。偶尔一次闲聊,赵胜云得知刘景跃喜欢做饭,并且还做得很好吃。赵胜云心想这个爱好好,就让他进道班食堂,专门负责班内一日三餐。这下真的是用对了人。刘景跃到食堂后如鱼得水,天天研究菜式,弄得道班的人都想天天上班,放假了都不想回家休息。为啥?因为想吃刘景跃做的菜。从办食堂开始让大家感受到单位的温馨,从而把职工紧紧凝聚在一起,班内呈现出和谐上进的氛围。
        随着公路跨越式发展,养护技术状态已今非昔比,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班之长,赵胜云深知要起好头、带好兵,在养护这块来说一定要“以技服人”。
        要从哪些渠道学习呢?赵胜云先是瞅上了培训。只要他参加的培训,每次都做一大摞笔记回来,就算当时听的时候不是太理解,回去翻笔记也要慢慢吃透。接着,赵胜云成了濉溪县新华书店的“熟人”,他没事就往书店跑,捧着书一站就是大半天。书店里的人不少都看他面熟。最后就是要经常向老同志和专业技术人员请教,注重在学中干,干中提高。
        近年来,赵胜云带领道班职工先后参加了省市养护技能大赛,2013年在全省养护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第二名、个人第三名,被省交通运输厅和省总工会、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授予全省养护技术大赛优秀选手;全省交通运输行业技术能手称号;在淮北市养护技能大比武竞赛中,获得团体第一,个人第一的成绩,被市总工会授予劳动竞赛先进个人、全市技术标兵称号。同时,从1995年至今连续获得全市交通运输、公路系统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称号。
        赵胜云心里,有着这么一句经典的话:“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刘星 史振山 陈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