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濉溪文明网! 设为首页 |学雷锋志愿者注册 | 加入收藏

位置: > 中国节日 > 重阳 > 正文

重阳节:民间信仰与传统美德的温情和唱

  • 发表时间: 2017-10-27 10:36
  • 来源:淮北日报
        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又叫重九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易经》以及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之说,因此“重九”又被叫作“重阳”。依据民间在该日的习俗活动,人们又把重阳节称作“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授衣节”。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通过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九日为“老年节”。

    ●由来已久的节日渊源

        重阳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初期的重阳活动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汉代渐渐在民间流行开来。相传,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后,她身边的侍女也受到牵连并被赶出皇宫,流落到民间,嫁给了一个贫民。每年这一天,她便照着宫里的规矩过重阳节,人们听说后纷纷效仿,于是这种习俗在民间广为流传。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是在三国时代。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记述:“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唐德宗时期,把农历二月一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作为三个时令节日,自此重九成了官府公布的全年中的佳节之一,宫廷与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唐代以来,还有大重阳与小重阳之分。《荤下岁时记》中说都城在重九后一天举办宴赏活动,号称刁、重阳。常熟地区以十三日为小重阳,湖北施南以十九日为大重阳,九日为小重阳。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武林旧事》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清代,重阳节的风俗依旧盛行。时至今日,“无酒无菊不重阳”,人们亲朋邀集,结伴呼从,宴饮赏菊,尽情欢乐。

     

    ●异彩纷呈的节日习俗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也衍生出种类繁多且特色鲜明的仪典活动与风情习俗。

        祀火。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他们产生了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随着谋生手段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侯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承。如今,江南、江北部分地区仍沿袭着“重阳祭灶“的习俗。

        登高。相传,重阳“登高”的习俗源于“桓景剑刺瘟魔”的故事。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中记载,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瘟疫,父母也因此病死。为除瘟魔,桓景到东南山向仙人费长房拜师学艺。学成之后,他带着师傅给他的降妖青龙剑、茱萸叶和菊花酒,回到了家乡。按照师傅的嘱咐,九月九日瘟魔出现的那天,他带领着妻子儿女以及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把茱萸叶和菊花酒分给大家随身带上,让瘟魔不敢近身。他用青龙剑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九月九日登高避祸的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辞青。秋寒新至、生者居隐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重阳 “辞青”,是一个颇有诗意的名称。“辞青”的说法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为秋节,节后天气渐凉,草木开始凋零,重阳节登山“辞青”的野游活动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清代潘荣陛编撰的《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

        祭祖。重阳与除夕、清明、中元并称为中国的四大祭祖节日。《吕氏春秋》的《季秋纪》中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祖先以谢其恩德的活动,逐渐成为风俗。

        求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仅关注眼下的生活,而且对未来的生活更是充满了期盼。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重阳节便有了求寿的习俗。《西京杂记》中引有西汉时代的宫人贾佩兰的一段话:“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

        饮宴。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期庆祝丰收的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述:“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中说:“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晋代的荆楚一带,人们一般都会在这一天去郊外宴饮。菊花酒,在古代被看做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述了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故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直到明清,重阳节饮菊花酒之风仍然盛行。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重阳节除了上述人人皆知的风俗习惯以外,各地在传承发展中也逐渐形成了独具民间特色的地方习俗。河北香河县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山东昌邑北部人家于重阳节吃辣萝卜汤,并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陕西西乡县有妇女口采茱萸的习俗,据说这样采来的茱萸可以治愈心疼。江苏南京人家以五色纸凿成斜面形,连缀成旗,插于庭中。上海豫园于重阳节办菊花会,以新巧、高贵、珍异三项评分定高下。安徽铜陵县以九日重阳为龙烛会,以迎山神。湖北武昌县于重阳日酿酒,据说此日所酿之酒最为清冽,且久藏不坏。福建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俗有“三月小清明,重九大清明”之说。广东怀集县以重阳为元帝得道之辰,男女老少倾城而出,赛神酬愿。隆安县放任牛羊自行觅食,有俗语说:“到了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意深情浓的节日诗赋

        重阳“九九”,与“久久”同音,且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其“长久”“长寿”的蕴意尤受国人关注。另外,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中有“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中有“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中有“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白居易的《重阳席上赋白菊》中有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白霜。还似今朝歌舞席,白头翁入少年场”。卢照邻的《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中有“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王勃的《蜀中九日》中有“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中有“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另外,王缙的《九日作》、杨衡的《九日》、韦安石的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辛弃疾的《踏莎行》、李清照的《醉花阴》、关汉卿的《沉醉东风·重九》、文天祥的《重阳》、李东阳的《九日渡江》、张籍的《重阳日至峡道》、卢顺之的 《重阳东观席上赠侍郎张固》、李适的 《重阳日即事》、刘兼的《重阳感怀》、武元衡的 《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赵嘏的《重阳》等,都是重阳吟咏的妙笔佳作。

     

    ●淮北大地的节日风情

        插茱萸
        淮北气候温暖湿润,土壤疏松肥沃,沟坡、溪旁等较湿润的地方生长着茱萸。茱萸香味浓郁,而且还有驱虫去湿、逐风御寒、消积食、治寒热的作用,淮北人自古以来一直笃信茱萸“避难消灾”的说法,在重阳节这一天折下茱萸佩带于臂上或插在头上,或作茱萸香囊佩带于身。

        重阳糕
        “中秋才过又重阳,更见花糕金黄黄。”重阳佳节正是北方农人们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时候,人们便用新打下的秋粮制作成面饼、黍糕、花糕。淮北人特别青睐这种中间夹着青果、枣子之类干果的面点,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上一面纸做的小红旗,并点上烛灯,喜庆氛围更加浓郁。后来,随着蔗精的出现,淮北人均用糖面蒸制糖糕,使殷实的生活中又多了几分甜蜜。在制糕、食糕、赠糕的过程中,人们往往还赋予重阳糕以文化内涵。糕与高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民间吃糕便有了“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赏菊花
        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菊花凌霜不枯,傲雪而开,其千姿百态的艳容,傲然挺立的气质,使人倾慕。淮北人历来就有重阳日赏菊花的风俗,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起来。清末,临涣张楼诗社的一批老学究们喜欢重阳节这一天聚在一起,诗酒唱和。重阳节的晚上,月上树梢,人们饭后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的高坡高岗,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时分才回家。回家的路上顺道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

        放风筝
        “九月九,是重阳;放纸鸢,线爱长。”纸鸢即风筝,在淮北大地上,放风筝不仅仅是一项娱乐活动,也成了重阳节人们最乐意做的一件快事。淮北人认为重阳放风筝就是“放吉祥”“放福气”,风筝飞得越好,则福气越浓。

        骑竹马、晒秋
        淮北农村里,儿童们在重阳节爱玩一种“骑竹马”的迎寒游戏。秋高气爽之日,以竹竿当作马骑于胯下,村里村外窜来窜去,大有“驰骋疆场”之势,孩子们乐此不疲。淮北的广大农村有重阳“晒秋”的习俗。人们借“重阳”以寓“阳光”,借“九九”以达“永久”,把秋天收获的蔬菜瓜果晾晒起来,以备“秋食冬用”。“九九风吹满天哮,重阳无雨一冬晴”,淮北人还有在重阳节占卜天气的风俗。
         “秋风徐徐引丹桂,重阳九九送温暖。”在现代意义上,登高远眺、遍插茱萸之外,重阳节于淮北人而言,更多了一份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深厚蕴义。节日前后,淮北人广泛开展敬老爱老活动,组织志愿者走进社区、走进敬老院、走进孤寡老人家里,为老年人解决实际困难,并开展文化娱乐等系列服务活动。一些机关单位或民间团体还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这些活动丰富了老年人文化生活,营造了“老有所乐”的良好氛围,弘扬了“尊敬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道德风尚。(张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