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濉溪文明网! 设为首页 |学雷锋志愿者注册 | 加入收藏

位置: > 文明要闻 > 正文

五沟镇曹坊村推进移风易俗:破陈规陋习 立文明乡风

  • 发表时间: 2018-01-23 10:44
  • 来源:淮北日报

        嫁女儿少收、甚至不收彩礼,乔迁、购车等喜事不请客、不收礼;宴会节俭办理,每桌费用控制在400元至500元……1月18日下午,记者在濉溪县五沟镇曹坊村采访时发现,一些陈规陋习在村里得到遏制,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成为当地群众的共识。
        曹坊村辖11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339人。该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因地制宜,尊重民意,以“老村整治改造、建设美丽曹坊”为目标,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逐步建成宜业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
        村容村貌得到改善的同时,曹坊村“两委”找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突破口,着力在推进移风易俗上求实效。
        “前几年,受大环境影响,曹坊村红白喜事存在大操大办现象。娶媳妇花很多彩礼钱不说,结婚时还攀比着大摆宴席;办丧事不仅摆上几十桌酒席,厚葬还浪费了很多不必要开销。”曹坊村党总支书记张凤敏告诉记者,2017年初,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印发了2000份移风易俗倡议书,在各自然村设置1至2块村内事务公开栏,重点公布红白理事会章程,同时对党员干部、普通村民办理婚丧嫁娶招待标准作了具体规定,并写进了村规民约里。
        曹坊村创新方式方法,强化移风易俗思路设计,做好“挡、包、树、带、引、筑”六字文章,创新“一约一书四会”工作机制,达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2017年春天,曹坊村村民谢峰的儿子结婚。在煤矿工作多年,谢峰家境殷实富裕,准备把儿子的婚事办得好一点。村红白理事会会长张凤彩带着村规民约上门耐心劝说,最终改变了谢峰的想法。原来打算每桌1000元的酒席改成每桌500元,原定20多桌减至8桌,仅此一项就节省1.6万多元。
        2017年夏天,曹坊村新娘张敏被家住南坪镇的新郎高兴地娶走了。他们结婚前,村红白理事会成员谢红星多次到张敏家做工作,使她的父母放弃了“三斤三两”和“一动一栋”的彩礼要求,赢得婆家亲朋和当地村民的称赞。经了解,“三斤三两”是面值百元的现金重量,约14.36万元;“一动一栋”是指一辆小汽车、一栋楼房。
        “我去世后一定丧事简办,在村里带个好头……”2017年5月24日,曹坊村老党员李文亮病逝后,他的4个儿子遵从父亲遗愿,没有大操大办,在曹坊村带了好头。
        “大力倡导喜事新办、丧事从俭,破除陈规旧俗,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大操大办。需要在村内办酒宴户,须提前到村委会进行申请、登记、备案,协议宴请规模、食品安全等,批准后方可举办。对违反本规定的村民,事主须向村委会检讨,并在村广播上进行通报批评。在酒宴上发生的一切问题,由事主承担责任。”张凤敏介绍说。
        在曹坊村移风易俗办公室,记者翻阅了2017年该村红白理事会登记备案录,上面详细记载了村民申请办桌的事由、桌数、标准等等,共30多桩,无一超标。
        “别让人情债,伤了亲友情。”张凤敏说,村规民约规范了群众的铺张浪费行为,让大家都放下“面子”,寻求到一个“平衡点”,极大减少了村民开支。
        村民周飞说,过去红白喜事大家比的是大操大办,现在比的是节俭;过去嫁女儿必须收彩礼,现在不要也可以;过去大家乱扔垃圾,不注重环境卫生,现在村里到处收拾得干干净净。“身边就有那么多先进,人家都做得那么好,我们不看齐,自己都会觉得不好意思。”
        文明新风,知易行难。曹坊村通过“规章制度约束、党员干部引领、先进典型带动”,破除陋习,树立新风,让乡村变得更加美丽。(淮北日报记者 吴永生 通讯员 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