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濉溪文明网! 设为首页 |学雷锋志愿者注册 | 加入收藏

位置: > 文明要闻 > 正文

濉溪县探索就业精准扶贫新路径 增强贫困群众自我“造血”能力

  • 发表时间: 2018-01-04 10:37
  • 来源:淮北日报

        迎着冬日的暖阳,刘桥镇后吕楼村年近六旬的吕绳杰早早来到村旁的奶牛场,帮着清理圈舍、干些零活:“俺和老伴一身病,又没啥本事,天天愁日子咋过。村干部知道家里困难,专门介绍俺俩到附近的牛场帮忙,现在一人一月能弄1600多元。自个能赚钱,生活才有盼头。”
        从无业到就业,从就业到乐业,自濉溪县开展就业扶贫工作以来,众多贫困百姓收获了像吕绳杰一样的惊喜。
        早些年,一提起扶贫,很多人想到的就是领导干部到贫困村直接送点钱这么简单。就连不少贫困户也有这种思想,坐等政府送钱送物上门,自身发展意识淡薄。还有一些贫困劳动者渴望就业,但是受制于家中有老人、孩子需要照顾,或年龄偏大等各种原因无法外出务工或到企业上班。针对以上实际情况,濉溪县打破传统“输血”习惯,坚持“授人以渔”的理念,通过开发公共服务岗位来激发贫困百姓用勤劳双手实现脱贫致富的积极性。
        如何提高就业扶贫工作的精准率和脱贫率?县里不断整合各方资源,根据贫困户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类别的帮扶举措,推进精准扶贫。有的贫困户想在家门口搞特色养殖、种植,可因缺少资金难以圆梦。县人社等部门与金融机构精准对接,采取“贫困户+企业+银行+政府”的模式提供贷款支持,为不少有创业意愿、但又苦于缺乏资金的贫困户解决了实际困难;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县里积极开发乡村保洁、生态护林、村道护路等村、镇公共服务岗位,让他们实现就地就近就业;针对缺乏技能的贫困百姓,县里多次邀请创业导师和小老板集中授课,开展创业培训和实用技能培训,帮助困难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增强他们自主脱贫致富的底气。
        家住双堆集镇李圩村大朱庄的朱允龙一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儿子儿媳早年遭遇车祸不幸身故,只留下一个小孙女陪着老两口相依为命,全家只能靠着几亩薄田生活,日子相当清贫。为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县、镇利用闲置的学校改建成创业扶贫星火园,并介绍朱允龙到离家不远的创业扶贫星火园上班,从事原材料搬运和看管。后来,他的老伴也进了厂,弄弄零部件初加工,两人每月收入能达到近4000元。
        自就业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县人社局已协调各镇于2016年11月、2017年5月和2017年11月总共开发了1715个就业扶贫公共服务岗位;在全县10个镇先后召开了就业扶贫公共服务岗位对接会,并现场签约;在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贫困劳动者按照每人每月80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并购买人身意外险,贫困劳动者每年可收入9600元。截至目前,共发放补贴约1182万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活干、有收入,贫困百姓‘等靠要’的思想有了变化,不再坐等政府送钱送物上门,除了学会用双手和才智脱贫致富外,还积极投身到村里的各项工作,有力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文明创建、秸秆禁烧等工作。”县人社局负责人表示,2018年将结合全县实际,进一步拓宽思路,创新就业精准扶贫的新模式、新方法,不断增强贫困百姓的自身“造血”功能。(淮北日报记者 王晨通讯员 王峰 张振